財團、學校聯手育成未來產業糧食

Posted by Mr. Chan | Posted in , , | Posted on 21:00

資料來源:商業周刊
財團、學校聯手育成未來產業糧食
作者:謝宏媛

力霸、統一、東帝士等財團正與交大、陽明等大學聯手研發,將目光轉移到生物科技。無論是藥品、電子鼻、靈芝、綠藻、人工關節……,都將是未來潛力無窮的生物科技產業。

想像一下,一間新成立的公司,辦公室設在寧靜美麗、充滿學術氣息的交通大學校園,享受每坪新台幣六百元的房租;惱人的行政瑣事和資源爭取,都由免費的專業經理人打理;更重要的是,在學校的研究單位支援下,篩選、研發、試驗的過程中,多了堅強有力的顧問群作後盾。這不是個夢想,而是聯安生物科技公司的現況。

生物科技時代來臨

二十一世紀是生物科技的時代。無論勢單力薄的中小企業,還是資本雄厚的大集團,紛紛下場搶食這塊大餅。但無可諱言,我國的生技產業,仍在牙牙學語、搖擺起步階段。為解決技術缺乏的根本問題,產學合作成為入門的唯一途徑。

力霸、統一和東帝士等想踏入生物科技領域的集團,直接運用資源、人脈,向學術界尋找奧援;像聯安這樣的小型企業,便需借力使力,利用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在各學術單位輔導成立的創新育成中心,達成快速成長的目標。在全國二十四家創育中心裡,只有交大與陽明大學開放給生物科技廠商。

坐在位於交大電子資訊大樓的育成中心辦公室,科學園區就在育成中心經理蔡旻恭窗外。放眼望去,一棟龐然巨廈正在興建,就像發展中的生技產業,雖然粗糙但已具體成形。

蔡旻恭說,中心在去年十二月開幕時,規劃三個方向:半導體、電子資訊和生物技術。

半導體對資金薄弱的中小企業來說負擔太大;電子資訊更新更快,競爭激烈;與生物科技廠商較能維持長久的合作,學校也能提供更多協助;加上產業整體正在成長,處處是生機,因此未來會優先考慮。

目前與交大育成中心合作的五家廠商中,六月進駐的聯安是唯一的生技公司,聯安和日本東京的長岡研究所及多家廠商合作,進口健康食品。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