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賺六元的3D小天王
Posted by Mr. Chan | Posted in 台灣大學, 商業周刊 | Posted on 20:36
資料來源:商業周刊
一股賺六元的3D小天王
作者:劉志明第一家由經濟部輔導的育成公司智泰科技,五年來市值成長超過百倍,預計明年股票上櫃,在育成中心內拔得頭籌。
在台大整建廢棄近兩年的三棟大樓、共計二千五百坪空間所成立的慶齡育成中心中,一棟兩層的矮平房上掛著一家名叫「智泰科技」的嶄新藍色招牌,顯得相當突出。在這裡,一群平均年齡不到二十七歲的五、六十位年輕人,開發一系列的3D立體掃描儀以及軟體,已經在台灣打出名號,市占率達六成。
「我們搭上政府輔導校園高科技轉入產業的順風車,成為第一家經濟部輔導的創新育成公司。」智泰科技總經理許智欽表示。
公司市值逾四億元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台灣大學機械研究所畢業的許智欽,與三位夥伴共同創立智泰科技。他們自一九九七年四月接受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輔導,成為台灣大學育成中心輔導廠商,不到四年的光景,於前年獲得台灣工業銀行投資超過五千萬元,股本也迅速膨脹到八千五百萬元。
以目前該公司未上市股價達五、六十元來估算,目前公司市值約四億二千萬元到五億元之間,比起三百萬元創業的當時,成長超過百倍。
在智泰科技二百餘坪的公司內,沒有一台冷氣機,只有幾台老舊的電風扇,以及數十台嶄新的電腦相映成趣。在研發部門內,十幾坪的空間中堆滿印刷電路板、電線、零組件,與大學資訊工程系的學生實驗室沒啥兩樣。許智欽說「像我們這樣的技術公司,是越老越有價值,我們可以根據3D的核心技術,發展上百種的產品,每種產品都可以為公司賺錢獲利。」
一九九九年智泰科技首度發表3D大型掃描儀,國內工業界就利用這種3D掃描儀掃描產品,在電腦內修改工業產品的設計,例如大霸電子就利用這套系統來開發行動電話的模具,節省許多產品的開發時間。3D掃描儀推出後相當受到歡迎,一年之中賣出四十多套,總營業額達四千二百萬元,讓智泰科技獲益一千三百萬元,當年每股純益(EPS)突破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