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大學 創造具競爭力產學結晶

Posted by 匿名 | Posted in , | Posted on 14:56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7-06-28

中正大學 創造具競爭力產學結晶
結合學術研究與產業實務操作 創造企業與學子雙贏機會

羅仁權 (國立中正大學前校長

國內大學以「研究」掛帥,在教學方面為與技職教育有所區分,也常給人重學術、輕實務的印象。事實上,研究成果常有待實務上的印證,而外界的產業狀況是刺激學術發展的重要因素,否則研究易成為空談,學生所學也會與社會脫節。

國立中正大學自民國78年創校以來即定位為研究型綜合大學,師資延攬均以其學術研究能力為重要考量。為讓研究成果走出去,自87年起設立「創新育成中心」,致力整合校內150個實驗室、商務資源、30個專業領域之研究中心及近500位專業教授師資,依中小企業的需求,提供從產品設計、測試、製造,到商務輔導、人員培訓等面向完整的服務。這樣的作法引起企業界廣大迴響,從最初進駐十家到現在已有90家,成功協助兩家企業上市、一家上櫃,廠商增資總額達台幣 19億元,並屢獲國家級大獎,成效為全國育成中心之冠。

金鷹計畫

就業準備前奏曲

繼育成中心的成功經驗,中正大學主動進駐南部科學園區,在91年成立「南科創新研發中心」,未來中正大學的光機電研究所、會計資訊科技系、晶片系統研究中心、精密模具研究中心、電信研究中心、育成中心、清江終身學習中心等單位將常駐南科,就近服務南科廠商。大學與業界密切的合作可建立一個良性的循環:藉著就近和南科廠商合作,學術理論可和業界實務操作交換印證,進而刺激新的創意;學生也增加在一流企業實習的機會,畢業後則多一個就業的機會。

為讓學生在學時就能夠瞭解產業動態,並培養良好的工作態度,中正大學自94年起開辦「金鷹計畫」,幫助學生在畢業時即做好就業準備。金鷹計畫是一個300小時的認證課程,從新生入學開始至畢業為止,藉由專業的輔導、參訪、講座、實習,幫助學生瞭解個人性向發展及核心價值,進而訂定未來有利發展的方向,並帶領學生深入企業文化、建立敬業的工作態度及處事原則。

完成全程訓練合格的學生在畢業時授與「金鷹展翅」證書,完整記載培育課程內容與時數,提供學生未來求職企業參考。這個計畫從94年試辦期間即獲企業界非常正面的回應,東元企業一口氣就簽約同意任用100位通過認證的學生。中正大學正擴大和企業簽約中,期為企業、為學生建立雙贏的機會。

網路大學

培訓具競爭力人才

近十年來網路資訊的應用對教學研究產生許多革命性的影響。中正大學原處台灣中南部的劣勢也隨之轉變。中正大學自十年前即推動校園e化、數位學習課程製作等工作,隨著各項基礎建設逐漸完備,進一步開拓跨國選課、網上競賽等領域,其中最大的突破為開辦遠距教學課程。中正大學自94年起開辦全國首創的網路大學(Cyber CCU),其課程經詳細規劃整理,佐以美工及動畫,使教學更生動活潑。開辦初期以個別課程為單位,開放教師依科目特性申請開班,至95年底,中正大學開辦兩個學位課程:工學院的「通訊資訊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及教育學院的「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這個措施提供自主學習和終生學習者一個便捷的途徑,讓在職進修者免除來回奔波之苦。未來管理學院也將陸續開設。

過去台灣的發跡是靠「人力」,但未來台灣的競爭力要靠「人才」。這是高等教育的責任。無論學生畢業後選擇繼續深造或就業,我們希望畢業的學生都已準備妥當,是一位有競爭力的人才。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