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數位文創產業新契機

Posted by 匿名 | Posted in , | Posted on 16:32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C8/企業服務 2007/06/30

點亮數位文創產業新契機

【余佾純/台北報導】
數位內容和文化創意是被看好的產業明日之星,但一般人很難將生冷的科技和柔性的文化放在一塊作聯想,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辦的《創業‧創新‧育成雙月刊》,規畫在北、中、南三區舉辦不同議題與屬性的交流活動,首場座談會「數位與文化創意論壇」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際會議廳進行,會中邀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賴杉桂、資策會產業支援處處長何文雄、臺灣藝術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主任范成浩、躍獅影像科技創意總監姚開陽、奧美公關公司行銷事業部總經理謝馨慧以及臺藝大工藝設計所教授林榮泰,共同出席與民眾做交流。

《創業‧創新‧育成雙月刊》自發刊五年來,持續為國內育成中心 發展建設資訊流通平台,為育成中心及新創中小企業提供國內外最新的經營管理概念與實務經驗分享。除了建立平面的資訊流通平台,為了提供育成中心、育成廠商及中小企業經營者更直接的互動交流機制,中小企業處與育成期刊更在北、中、南三區規畫不同議題與屬性的交流活動,初場座談會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際會議廳進行,討論主題為「數位與文化創意論壇」,希望藉由育成中心與廠商間的橫向交流,與產、官、學、研各專業領域的垂直整合,達到促進活絡臺灣產業發展的目標。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賴杉桂處長首先說明近年來政府的努力。我國政府在「挑戰二○○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將文創產業列為發展重點,並積極落實「大投資大溫暖」等五大套案,以二○一五年為終極目標作三個三年階段性衝刺。在「鼓勵知識新創業」將擴大輔導創業圓夢,運用各地育成中心的資源,為中小企業創造新商機。民間企業也紛紛調整發展方向,除了高科技產業打造專屬品牌之外,傳統產業亦投入了美學開發的行列中。而其中臺灣藝術大學創新育成中心特以文化創意、設計等相關行業作為培育的對象,透過整合性的平台進行輔導與協助,引發相關產業的媒合、創新。

何文雄處長
創意創新 提升附加價值

資策會產業支援處處長何文雄提出創意經濟的藍海策略。他認為臺灣的製造業需要以創意和創新加值來提升產業的附加價值,尤其是美學與設計的融入,可以帶進藍海的優勢市場。何文雄處長更進一步提出,至二○一五年,全球的創意經濟價值將成長至六兆美元,產業發展將邁向內容整合、創新加值。有鑑於臺灣的製造業已經走到瓶頸,以臺灣的資訊硬體產值為例,二○○一年至二○○四年的成長率為負十三.八%,只剩原有產值的五分之一,因此亟須以創意提升產業的附加價值,方能脫離中國大陸強勁的削價競爭。臺灣如欲繼續在全球 的經濟舞台發光發熱,必須建構優質資訊化新社會,尋求數位創意產業的新契機,邁向知識經濟新時代。

產業界代表,以立體電影技術知名的躍獅影像科技創意總監姚開陽指出,數位內容結合文化創意,就像腳踏兩條船的A型人價值,具有科技背景、搞創意文化,藉由科技的虛擬帶來文化的高感度體驗。奧美行銷事業部總經理謝馨慧則認為:文化創意與數位內容重疊的範疇極廣。她指出,就文化創意與數位內容的整合行銷手法上,有三個主要元素及一個大原則可供參考:以「品牌」做為中心原則,由三個主要的元素構成,分別是「消費者」、「創意內容」、「科技平台」。發展最成功的線上商店Amazon.com為全球第一大的網路書店,其根據網路閱讀的習性研究推出的「Amazon Shorts」受到廣大熱烈的回響。「Amazon Shorts」以七至十五頁的篇幅、售價四十九美分(折合新台幣約十五元)同時獲得消費者與新興作家的喜愛與支持,消費者以低廉的價錢取得娛樂,新興作家擁有崛起的機會與創作園地,而A mazon.com則是獲得豐沛的報酬。

臺灣藝術大學設有育成中心輔導數位文創產業廠商,台藝大工藝設計所教授林榮泰舉例,他在國外旅遊時,買過一個馬桶刷,這個產品設計成「石中劍」,剛開始只認為是很有設計性的商品價值,買回去後一想再想,聯想到石中劍與亞瑟王,和圓桌武士,跟著串聯出的故事性,讓這個商品具有文化創意元素。現代的設計必須經由「人性科技」與「感性設計」的融合,營造一個具有「文化創意」的人性化生活環境。近年來的使用者中心的趨勢,消費者喜歡個性化、差異化,甚至尋求具有文化認同的商品。

林榮泰教授提醒我們,在設計商品的時刻,須掌握「Think Globa lly, Act Locally」全球化是企業追求成長生存之道,但在追求全球化的過程,必須發揚地區的文化特色以營造產品設計的特色。

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的價值未必局限於「實用」原則,透過文化產品可再現人們的念舊情懷,林榮泰教授以排灣族的「連杯」為例,「連杯」原是原住民在親友聚會所使用的工具,利用移轉連杯的意義,他的學生以情感訴求設計出連杯手套,有的則以共生訴求創作「連杯盆杯」,人與植物的飲水聲氣相通,連結growing與drinking。

林榮泰指出臺灣一直是代工大國、品牌小國,過去的經濟奇蹟強調量化的經濟成長率,其實更應注重經濟為臺灣帶來的多元文化,形塑臺灣生活文化,才能確立臺灣風格的產品,進而行銷臺灣的文化創意產品。

台藝大創新育成中心輔導協助數位文創產業,並結合政府各項完善的輔導機制,整合臺灣藝術大學之校內資源,提供文化創意產業創業與輔導的完整服務內容。
華藝數位

為全球知識研究者服務

華藝數位在台藝大育成中心的協助下,於二○○○年成立,基於對數位內容的熱情,開發圖文影音數位化、著作權仲介等相關業務,在各種營運計畫的輔導下,營運績效大幅成長,從二○○○年六千萬元的資本額至二○○三年增加至一億四千萬元,並與Google Scholar、全球最大圖書館聯盟OCLC合作,持續為全世界的知識研究者服務。

台藝大育成中心另一個輔導成效卓越案例:傳印網。印刷業在臺灣已經是相當具有歷史的產業,營運模式並不算新穎。如印刷業者之客服單位,須經常與客戶往返於稿件之溝通、校稿、打樣等煩瑣事務,距離及時間,成為印刷業者難以負擔的重要成本之一。

傳印網

網上提供按需印刷商品
「傳印網」,成功發展出「按需印刷網路排版服務系統」提供企業及個人使用的按需印刷商品,消費者可在網路上自行創造出個人化商品,創新的商業服務提供新的商業市場、無紙化的印刷流程、二十四小時的接單及生產服務,預期將改變整體印刷產業上下游產業鏈的新 商機。

結論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句廣告辭也為數位內容結合文化創意產業作了最好的註解,現代的設計必須經由「人性科技」與「感性設計」的融合,營造一個具有「文化創意」的人性化生活環境。近年來的使用者中心的趨勢,消費者喜歡個性化、差異化,甚至尋求具有文化認同的商品,設計商品的同時,須掌握「Think Globally, Act Local ly」全球化是企業追求成長生存之道,但在追求全球化的過程,必須發揚地區的文化特色以營造產品設計的特色。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