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科大與在校生 合創新事業
Posted by Mr. Chan | Posted in 雲林科技大學, 經濟日報 | Posted on 12:41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雲科大與在校生 合創新事業
【經濟日報╱記者王瑞堂/雲林報導】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校長兼創新創業國際發展協會理事長林聰明,積極鼓勵校內資源協助企業發展,並且由校內電機系主任沈岱範、技職所教授莊貴枝、創新育成中心主任林尚平等聯手支援,使該校電機研究所學生陳癸仁成功創立藍海知識(OBOX)有限公司,獲得國科會、工研院及客戶肯定,成為雲科大與在校生合作新創事業的先例。
數位學習找到藍海
陳癸仁今年暑假將自雲科大電機所畢業,在校期間,他是電機所多媒體訊號處理與通訊實驗室要角。開創藍海知識公司,主要想在數位學習的競爭市場中,凸顯自己的品牌形象與價值,不與同業進行價格競爭,以免陷入「紅海」泥淖。
在未進入研究所攻讀前,陳癸仁已具備電腦美工、動畫、網頁、程式設計課程等許多教學實務經驗,進而想要將電腦教學錄製成電腦畫面,影音重現,以便商業化。
當時他曾面臨許多技術瓶頸,包括壓縮視訊、防止側錄等。幸好有雲科大電機系主任沈岱範、技職所莊貴枝等師長的教導與鼓勵,突破層層技術障礙,進而決定創業,發展網路教學平台,開拓商機。
「癸仁有技術經驗又有創業的衝勁,研究所畢業後,與其就業,不如從熟悉的數位學習領域創業,爭取政府政策支持數位學習的龐大商機。」莊貴枝說。
莊貴枝表示,陳癸仁創立藍海知識公司從事數位學習及相關產業,除擁有專業能力及服務熱誠,雲科大學校資源的相挺支持,都是他的創業優勢。
陳癸仁也認同莊貴枝的評語。例如,擅長多媒體與影像壓縮的教授沈岱範、專精企管的教授林尚平,以及雲科大設計學院的設計人才資源,都是他技術精進,且敢於以客製化方式承接客戶訂單的關鍵因素。
敢以客製化接訂單
陳癸仁說,藍海知識公司創業過程遭受許多波折,除了上述技術問題,網路設備、資金、市場等也都是要克服的障礙。例如,曾與某家知名電腦教學機構合作,提供免費課程及點數試用,期望藉由賠錢銷售方式,開拓市場客源及建立成功的商業模式。
但實際操作一段時間後發現,單純的製作課程內容,即使是免費供給客戶使用,還是無法以複製方式賺錢。加上網路事業容易燒錢及泡沫化,增生藍海知識公司的營運風險。
他表示,經歷多次碰壁與燒錢經驗,藍海知識終於找到存活的關鍵是要給客戶最低的成本、最好的服務,再加上最快速度完成案子,否則面對大型競爭者,很難搶到市場。
「我們整合高速網路服務、程式界面設計、視覺包裝設計等,讓藍海知識公司幫助客戶成功而且能賺到錢。」陳癸仁強調。
以承做林內鄉農會農產品行銷平台為例,藍海知識並非只是幫林內農會設計一個網站,而是協助舉辦活動,再透過數位科技建立其獨有的銷售、溝通與農產品購物網站。
陳癸仁說,多媒體網頁設計、專業型購物車系統並結合skype,讓客戶可透過語音、視訊與林內農會客服人員溝通。為凸顯農產品履歷的價值性,藍海知識也為林內農會導入客製化數位學習與管理環境,得到許多肯定與訂單支持。
藍海知識在數位學習平台的另一個成功案例,是與雲科大技職所教授莊貴枝合作,建置一個專屬數位學習網站,激發同學學習意願與潛力,也得到顯著成果。
雲科大創新育成中心表示,藍海知識公司在雲科大資源支持下,不僅成功開創自己的商業模式,成為雲科大第一位在校生創業,且是雲科大創新育成中心與在校學生合作新創事業的典範。
該公司的數位學習平台品質技術創新達到世界一流境界。在行政院國科會與工研院合辦的 2006 APEC-TIC Workshop TIC100 創新事業競賽也獲獎,更加凸顯其優異性。
此外,藍海知識公司的產學合作經驗也彰顯,跨系所專業理論、技術與產業界的密切合作,可以激盪出更先進的創意火花,壯大雲科大產學研發能量與特色,也有利於在校生參與產學研發,建立更好的產學互動能力。
【2007/06/18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