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變建材 博士生獲首獎
Posted by Mr. Chan | Posted in 中興大學, 聯合報 | Posted on 21:34
資料來源:聯合報╱記者洪敬浤/台中市報導
中興大學土木研究所博士班學生蔡文博、王順元,把水庫淤泥燒製成建材「綠陶粒」,取代天然砂石。他們與逢甲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合作,籌設「優泥萊公司」,參加台灣工銀創業競賽贏得首獎,這款建材明年將試產。
蔡文博桌上堆滿玻璃瓶,貼了20多個水庫名稱,裡面裝著一粒粒庫底淤泥燒成的陶粒;蔡文博說,這都是未來建材。
蔡文博、王順元在中興土木系教授魏聰、陳豪吉指導下,把水庫淤泥壓成粒狀,經攝氏1200度高溫,製成高性能的「綠陶粒」輕質骨材,可取代天然砂石,拌入水泥中成為新一代混凝土。
他說,全台估計有4.7億立方公尺水庫淤泥,成本便宜,燒成綠陶粒後扮成混凝土,經600公噸重量測試,強度與傳統混凝土相同,新建材重量輕,富含孔隙,耐震、隔熱與更好隔音效果。
蔡文博說,研究團隊跑遍台灣水庫,趁枯水期帶著鏟子、布袋,在每座水庫得挖出600公斤淤泥,相當辛苦。
蔡文博在逢甲創新育成中心主任黃智彥指導下,與該校土地管理系學生曾冠穎、財稅所校友周桂英等人,籌設「優泥萊股份有限公司」,他們參加今年台灣工銀創業競賽贏得第一名。
曾冠穎說,優泥萊將召募1.2億資金,明年將試生產,這項新建材不僅環保,更適合亞熱帶氣候、地震頻仍的台灣,還計畫利用焚化爐灰渣、發電廠底灰,來製造建材。
【2007/07/14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