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體系:產學合作的最佳平台
Posted by Mr. Chan | Posted in 經濟日報, 經濟部 | Posted on 12:10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育成體系:產學合作的最佳平台
認為大學偏重理論不重實際的觀念,可能需要大幅調整了。在知識經濟的潮流下,創新創造需求,而這樣全方位提升國家創新系統效能的努力,已於今年開始,藉由「整合型產學合作推動計畫」,整合國科會、教育部、經濟部三大產學合作推手,要將學術研發能量引導至產業界,為台灣的產業發展注入提升創新研發的競爭力。
日前,在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主辦,工研院產經中心承辦的「我國產學合作的過去、現在、未來」鼎談會中,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賴杉桂表示,分佈於全國各地及離島地區的100所育成中心,及育成體系建置十餘年來的經驗,可做為此一跨部會產學合作計畫的堅強平台,在四年內共同與國科會、教育部突破現存瓶頸,達到「倍增大學校院開創智財移轉收入、學校來自企業研發經費、學校孕育新創企業家數」的目標。
國內育成體系行之有年,誘發投、增資達 450億,協助創造43家上市、櫃企業。賴杉桂在會後指出,育成體系一向是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的搖籃,有鑑於產學合作的趨勢與必要性,「產學合作育成加值計畫」要盤點長期以來創業育成活動與輔導措施面臨的種種問題,建構更加完整的產、學、研創新創業育成加值體系。除了以現有的創新育成中心服務能量為基礎外,還要將目前政府投入在大學院校及研究機構的能量充分釋放,配合育成支援中心建構各種新創事業服務功能,以創新育成中心為載具,進行選擇性與聚焦性的輔導與投資,期望藉由有別以往的積極性輔導,來倍增新創事業培育成果。
這點出了,產學合作不僅是為國內經濟尋找新產業方向,也是對於育成體系的「再創新」,像是如何透過適當的機制,鼓勵大學將研發成果商業化;如何在投入研究發展前,透過產學合作研發規劃服務,先整合專利、技術資訊、產品市場、資本市場等資訊,做好商品化、市場化之準備。上述篩選規劃輔導的新做法,配合育成服務功能的精進、週邊服務環境的建構及追蹤服務的機制,賴杉桂對於育成體系在跨部會產學合作所承擔起的重要角色,深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