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看招,檢驗晶片商機全球發燒

Posted by Mr. Chan | Posted in , | Posted on 20:47

資料來源:商業周刊
病毒看招,檢驗晶片商機全球發燒
作者:楊蕙菁

成立最早的生物晶片公司-晶宇,一年半來沒有收入,只做研發。現在,研發成果即將出爐,這些研發能為晶宇帶來多少商機?檢驗晶片市場的大餅,晶宇能咬到多大口?

光看晶宇位於工研院五十二館內不甚寬敞的辦公室、和稀稀疏疏的幾名員工,很難想像它是台灣、甚至全球第一宗開發出腸病毒檢驗晶片的公司。一.九六平方公分的四方形塑膠晶片上頭的三十六個腸病毒基因,可以在四個小時內檢驗出是否感染致命的腸病毒,比起平常用試管反應做檢驗需要三到七天,速度快二十倍到四十倍。

工研院創業育成中心內,晶宇有個實驗室,這個實驗室就是開發出腸病毒檢驗晶片的地方,為什麼要開發腸病毒檢驗晶片?因為,這是最近幾年每到夏天,令所有家長聞之色變的疾病,傳統檢驗方式時效太慢,晶宇成立時,即民國八十七年,剛好腸病毒大流行,於是,晶宇著手研發腸病毒檢驗晶片,並向經濟部申請經費補助,現在,此一檢驗晶片專利申請已在撰寫中,產品將於七月上市。

晶宇公司副總經理王獻煌說,晶宇主要是透過腸病毒檢驗晶片之研發,建立技術平台,這個技術平台,包括生物探針的設計方法和程序,將來任何病毒,都可以套上這個模式,製作各種檢驗用的晶片。

晶宇採用的晶片材料不是玻璃、也不是矽,而是台灣最具競爭力的「塑膠」,其特色是成本很低,可以輕易和DNA發生反應,未來的各種疾病檢驗晶片,搭配塑膠晶片低成本優勢,「塑膠晶片的材料成本不到一元,即使扣除研發過程中投入的人力、物力,每片晶片獲利絕對不只五成,可以說是賣一片,賺一片。」未來獲利前景,讓王獻煌眼睛亮了起來。

塑膠晶片降低成本

「去年台灣血庫二百萬袋血,篩檢先天免疫不全、B型肝炎、C型肝炎、免疫細胞四種病毒,就花掉新台幣二十億元。」根據工研院委託國外機構的調查,到二○○三年,全球檢驗晶片將有二億美元市場規模,相較於整體市場四十億美元的規模,還是微不足道。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