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前進生技求轉型

Posted by Mr. Chan | Posted in | Posted on 20:21

資料來源:商業周刊
新加坡前進生技求轉型
作者:刊 欣

近幾年來,新加坡正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科學,並把生物醫藥視為新加坡經濟發展的第四個支柱。

主導這項計畫的,是新加坡經濟發展局主席楊烈國(Philip Yeo)。楊烈國曾於一九八○年代及一九九○年代時,協助新加坡建立了半導體及化學產業。在邁向二○○○年代時,為了提高產業的附加價值,楊烈國宣布要致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他希望提高生物醫藥的產出,在二○○五年前達到一百二十億新加坡元(約合新台幣兩千三百八十億元),在二○一○年以前,要達到新加坡製造業產出的一○%。

前置作業
資金和人才雙管齊下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新加坡政府正全力邁進,做好前置作業。在資金方面,新加坡提供了研究機構基金,針對生物基因、生物資訊、生物工程、分子及細胞生物學,以及癌症治療等方向,提供補助。新加坡還斥資三億新加坡元(約合新台幣六十億元),建立生技育成中心Biopolis,以做為公共研究機構以及私人研發中心,裡面可容納四千多名科學家。

在人才方面,為了讓新加坡擁有世界頂尖的生藥產業,楊烈國也聘請了很多世界知名的科學家進駐新加坡。例如,曾在美國的國家癌症機構擔任臨床科學指導者的艾迪森.劉(Edison Liu),目前正領導新加坡的生物基因機構。而在一九九六年創造複製羊的庫耳曼(Alan Colman),也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進行人類細胞增殖研究。曾在日本東京大學做病毒研究機構指導者的伊藤嘉明(Yoshiaki Ito),則在早早退休之後,來到新加坡的分子及細胞生物學機構進行癌症研究。

對這些遠道而來的專業人才,楊烈國提供四個承諾:一是提供他們研究基金,二是給予合理的時間期限,三是提供新加坡最好的設備,四是提供足夠的老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