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投資糾紛 緯創被控偽造文書
Posted by Mr. Chan | Posted in 工研院, 頻果日報 | Posted on 18:36
資料來源:頻果日報(20060211)
轉投資糾紛 緯創被控偽造文書
發言人:民事訴訟先處理 但絕不軟弱【楊子如、吳秀樺╱台北報導】看準中小尺寸面板市場在行動電話與3C產品的市場商機,緯創大舉布局並且轉投資鴻揚光電(緯創入股後更名為緯晶光電),布局中小寸尺寸IC設計領域。
爭經營權
在投資近2年後,緯創遭鴻揚光電創辦人劉鴻達指控緯創利用大幅度的減資增資與財務性操作,稀釋小股東權益,惡意侵佔公司的經營權,同時利用離職後職務交接未清與其專利權申請被異議,技術入股有瑕疵等名義,對劉鴻達進行假扣押,凍結資金同時利用競業禁止條款限制,使其無法再進行創業。
雙方各說各話
對此劉鴻達表示,緯創不但假扣押他的3000萬元資產,同時意圖低價收購持股,並且在未召開董事會之下,偽造開會證明並自行撤換原經營團隊中2席董事,同時進行董監事全面改選。
劉鴻達在公司被緯創拿走後,曾憤恨不平的寫信給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盼得到施振榮的應援,在沒有下文後,劉鴻達決定投訴媒體外,同時將對緯創提出偽造文書與背信的告訴。
針對前鴻揚光電(現緯晶光電)創辦人劉鴻達的指控,緯創(3231)發言人林福謙說,當初會請劉鴻達由總經理轉任技術長,主要是因劉鴻達本身管理上出現問題,但劉不接受安排因而離職。
林福謙認為,當時鴻揚光電虧損,內部也有員工出現雜音,緯創身為股東,有必要維護股東權益。他進一步指出,緯創入股之後,也只派去一位總經理,原來經營團隊均留任,並無強力入主奪取經營權的意圖。現在緯創僅先以民事訴訟方式處理,希望為對方留轉圜空間,但不希望被視為軟弱。
劉鴻達說,鴻揚光電在工研院育成中心創業時,創立資本額約330萬元,隨經營規模擴大,在2003年下半年引進緯創的資金,2004年底資本額已達2億元。但緯創不斷對該公司進行大幅增資與減資, 2005年初更大幅度減資至6200萬元。
劉鴻達說,目前中小尺寸面板應用廣泛,使得TFT-LCD面板廠積極跨足,但少量多樣的設計,讓各家設計廠競爭力相差很懸殊,大尺寸的面板廠要跨入也並非易事,此一特性讓鴻揚光電有相當大的生存空間,同時與客戶之間是用「現金」交易,貨到付款的方式獲利。
總經理遭撤換
由於公司業務擴展速度相當快,目前每月定單達4億元,但公司產能只能接2億元,在找不到外包廠下,赴中國設廠,生產成本可降低4倍。劉鴻達向緯創提出在中國設後段模組廠,卻遭緯創以未達經濟規模、沒有必要打回票,結果緯創在他離開後,竟大舉在中國設廠。
他認為,他離開前公司手上有202多個客戶,主要是中國2線手機廠,而每個客戶也有2~3個專案,每個專案平均約有5000萬元營收,公司轉虧為盈指日可待,但公司在即將轉虧為盈的前夕,緯創卻以一紙公告撤換總經理,將他改聘為技術長,讓他很不平。
劉鴻達說,他曾試圖與緯創溝通,並向銀行貸款盼買回股權,但緯創均相應不理。他則以「挑戰巨人的牧羊人大衛」來比喻自己的處境。
林福謙則表示,公司減資是為了改善存貨、生產等方面的品質。到去年第4季,緯晶已開始小賺幾百萬元,今年全年則有機會損益平衡。
林福謙說,在去年兩次增資後,緯創對緯晶的持股已增至逾6成,緯晶資本額也重回近兩億元水準,現在緯創僅先以民事訴訟方式處理,希望為對方留轉圜空間,但不希望被視為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