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計畫生變系列專題之五(完)》煮熟的鴨子 不能讓牠飛了
Posted by Mr. Chan | Posted in 中國時報 | Posted on 02:10
資料來源: 中國時報/新竹新聞/C2版,August 19, 2006
《生醫計畫生變系列專題之五(完)》煮熟的鴨子 不能讓牠飛了
【潘國正、羅浚濱╱專題報導】
國家重大計畫:新竹生醫園區,可以帶動新竹縣十倍速躍進的「希望工程」,從農業社會翻轉成頂尖的資訊社會。因此,已經執行的園區計畫就像煮熟的鴨子,不能讓牠飛了。
新竹生醫園區經行政院和立法院通過在案,且已執行的重大計畫,現在有如核四一樣,輕易的被翻盤。新竹縣長鄭永金和議長張碧琴等 30多人北上「出草」,獲得國科會主委陳建仁等人的答案是,「計畫沒有變」、「會照原計畫進行」,「只增加南港,不會影響竹北」等說詞。
把這些說詞對照國科會7月11日作成一分為二,並成立南港、新竹 2個推動小組決議的會議紀錄,有很大的落差。我們還原當天重要的發言紀錄如下:
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陳所長(中研院生醫所長陳垣崇)所提計畫 (將原計畫拆成醫學中心在南港、產業在竹北)是在意外之外,且原計畫係為發展產業,非為學術研發。另研究型醫院雖然較昂貴,應提出數據評估投資是否划算,如值得投資可挪用部會的賸餘款投入科技開發,相較於交通部的工程建設經費,此案應算小投資。
李界木局長(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長):若計畫變更不設醫院應與地方民眾充分溝通,否則會遭地方抗爭。原計畫已由行政院及立法院通過,可討論增加年期,但大幅增改計畫範圍會有嚴重問題,環評亦要重新送審;南港內湖園區若要納入施行,因與核准通過的新竹生物醫學園區原計畫不符,應重新報准。
顏宗明(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副局長):原預算資源已匡好,如畫地自限,經費將可能被挪作它用;本計畫已啟動,現在才討論要不要做將造成國家資源浪費。新計畫若需重新送呈核定,行政及會議程序就可能會拖垮計畫,使政策空轉。本計畫雖只有38.3公頃來設立研究中心、醫學中心、育成中心等,都是具有領導性指標意義,期望可照原計畫繼續進行。
衛生署:將依照行政院原訂計畫與政策執行,衛生署完全支持,且醫事處已核准五百床的病床數給園區醫學中心,新竹地區加上國泰與馬偕並無病床數過多的問題。
許世明教授(台大醫學院副院長、新竹生醫園區計畫前執行長):中長期定義尚未明確,依原計畫現在的進展狀況如繼續執行,應可符合中期目標,且符合中華民國法律與立法院等行政程序。
這些白紙黑字的會議紀錄和國科會主委等人昨天的說法有明顯不同,何者為真,必須講清楚、說明白。如果一場會議可以推翻過去三、四年來數十次大小會議數百人討論的結論,那麼應該有人為這個變更,負起政治責任。
區域計畫專家台大城鄉所教授夏鑄九,曾經傳神的形容新竹市和科學園區的關係說:「沒有新竹科學園區,新竹市的城市位階,只相當於一個派出所!」。如果26年前科學園區沒有設在新竹市,那麼今天的新竹市將和許多農業縣一樣,連像樣的百貨公司都沒有。
如果生醫園區核心去了南港,新竹縣將有如前立委張學舜所言:錯失一個能夠提升成為有競爭力的明星城市的希望工程,而且未來二、三十年都不會再出現的機會。可以想見這個計畫對新竹縣的城市發展,有多麼重要。
如果煮熟的鴨子,讓牠飛了,負責把關的人都要負起全責,並接受選民的嚴格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