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鄉一特色 邁向國際化

Posted by Mr. Chan | Posted in , | Posted on 18:11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一鄉一特色 邁向國際化
【經濟日報╱記者徐谷楨/台北報導】

推動地方特色產業的推動,尤其品牌的養成,需要許多資源和政策協助。賴杉桂與業者、學者座談時,就強調發展「一鄉一特色」,並推向國際舞台的重要性,認為必須加強開發更有效的通路及產學合作。

少量多樣 販售品味

賴杉桂認為,地方特色產品屬於「少量多樣」,如何讓通路更有效推廣地方特色產業就很重要。今年6月在高雄夢時代購物中心開設的台灣OTOP館,有七、八百項產品,化身販賣特色和品味的台灣特產旗鑑店。

中小企業處11月更與拍賣網站電子海灣(eBay)合作,創造台灣OTOP館的虛擬通路,上網販賣百樣產品,其中竹製產品及工藝品的詢間度最高。

蔡志堅表示,今年帶領鶯歌陶瓷業者參加東京禮品展,就是地方特色產業從在地化到台灣化、再到全球化的示範。賴杉桂指出,政府將會思考如何補助地方特色產業參加海外展覽,爭取國際曝光率。

所謂OTOP是指「一鄉一特色(One town One product)」。中小企業處在2002年依國家發展重點計畫,規畫發展創意型地方特色產業,希望達成OTOP的目標;因此小企業和地方特色產業,就在國家發展計畫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品牌維持 重於創造

賴杉桂說明,在「三年三階段」的輔導期下,有兩個必要工作,除了開發通路,也要教育業者。有關教育方面,業者須知「品牌不是一下子就能跳上101大樓,但要跳下來很容易的事」。品牌的維持、管理比塑造更重要,且這不只是大品牌的事。

賴杉桂指出,國內目前有100多個創新育成中心,未來將與地方特色產業結合,中小企業處也將促成地方特色產業與學校各專業科系的「產學合作」。黃智彥也建議,做得好的業者可與官方合作,變成微型企業老師。

政府知道地方產業面臨經營環境的改變,轉型困難,因此積極推動地方特色產業再造以及社區小企業的輔導,目前除協助各地方政府主導發展地方經濟,也針對部分有特色或群聚關係的地方產業,協助其轉型和自主發展,創造當地就業機會。

1989年,中小企業處通過「地方特色產業輔導專案」,選定有歷史性、獨特性及對地方發展有貢獻的消費型產業加以輔導,例如新竹水晶玻璃、鶯歌陶瓷、三義木雕、竹山竹藝及屏東老莊腳社區椰子產業等,現在都有一定的成效。

18年後,中小企業處已從全面輔導改為分類輔導,例如明年初將選定一個主題產業進行行銷國際,包括竹炭、茶葉、陶瓷等潛力產業,都是可以嘗試推升到全球化,甚至是「全球唯一化」的水準。

黃智彥建議,現在的消費市場講究選擇、通路和速度。以速度為例,如果產品講究品質而太慢推出,消費者就等不及;還有產品認證及競賽,都是政策配套措施可以參考的方向。

產業界定 尋求協助

此外,產業類型的界定應更加清楚,例如屬於補助型或是獎助型、地區型或地方型,輔導的程度或面向就有產生不同的結果。尤其是像生產型或消費型,目前主管單位一個是工業局、一個是商業司,分不清楚就會產生灰色地帶,業者可能無法獲得任何一方的協助。

國際化方面,黃智彥指出,專利技術以及商標的保護是重點,目前約有20所學校有相關科系可以協助地方產業。他以台灣的竹炭產品為例,由於生產有一定的規格與標準,說不定還可以設置專利技術輸出窗品,輸出日本等國。

賴杉桂說,雲林西螺的醬酒、彰化二林的葡萄酒、高雄三民的梅醋、南投魚池的紅茶、台南東山的咖啡,這些濃濃的台灣味,都在專業團隊的輔導下,從實務產業整合、包裝定位和銷售通路方面,重新賦予生命。

賴杉桂坦言,中小企業處的O-TOP計畫執行過程,各地區都面臨不同的挑戰,但都逐一克服; 例如讓保守的店家改裝,並加入自我風格,以及研發、生產一個沒有人曉得的特色商品,都展現出台灣旺盛生命力和創造力。

形塑地方產業的過程,中小企業處扮演協助者的角色,串連政府、地方組織到個人的力量,讓各鄉鎮產業有更多資源可以運用,也有可靠的諮詢對象,他指出,除了中小企業處,商業司、工業局外,還有農委會、原住民族委員會、客家委員會、勞工委員會等單亥,都對地方性產業有具體協助發展的計畫。

【2007/11/29 經濟日報】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